搭建完博客框架,之后的博客将以markdown的形式书写。虽然之前也有耳闻,但这算是第一次正式使用markdown写作。
我的第一个专栏是刨根问底系列,主要探索各项产品、技术或服务等的前世今生,分析其产生的原因,作者的背景以及小故事,从而对其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。那么第一篇博客就从markdown入手吧。
——编者按


天才少年——Aaron Swartz

让我们先聊聊markdown的创始人之一 、“互联网之子”《互联网之子:亚伦斯沃茨的故事》(The Internet’s Own Boy:The Story of Aaron Swartz)讲述了Swartz,国安局,和《禁止网络盗版法案》法案的故事。《Mashable》称这部纪录片是给“Aaron Swartz的有力量的献礼”,在圣丹普西的首映中得到了观众的起立鼓掌。 Aaron Swartz吧。

“互联网之子”

1986年出生在芝加哥的一个犹太家庭。由于父亲创立一家软件公司,Swartz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和研究编程和互联网文化。
2000年,14岁的他成为编写 RSS英文全称:RDF Site Summary 或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,中文译作简易信息聚合,也称聚合内容,是一种消息来源格式规范,用以聚合多个网站更新的内容并自动通知网站订阅者。 1.0网络联合规范的工作组成员。
2005年,他就读于斯坦福大学,但在第一年之后就离开了学校。

“这里有一些很棒的教授,我当然学到了很多,但我觉得那里的氛围不是很学术,因为大多数其他孩子似乎对他们的学习完全不关心。”他在后来的博客文章中写道。

之后他开始创业。2005年创建 Infogami Swartz曾申请Y Combinator的第一批夏日创始人计划,提出创办一家叫做Infogami的公司,通过建设内容管理系统,来帮助创建生动有趣的网站或者是结构化数据的维基。,之后与Reddit合并成为其合伙人。
同时他也关心政治。2009 年,Swartz帮助发起了进步变革运动委员会(Progressive Change Campaign Committee)。2010 年,Swartz 与他人共同创立了政治倡导组织——求进会(Demand Progress),该组织在网上组织人们*“通过联系国会和其他领导人、资助施压策略和传播有关公民自由、政府改革的信息采取行动”* 等问题。

他在他的博客中写道:“我每天都在试验新的方法来制定进步政策并选出进步的政治家。”

“Aaron拥有无以伦比的政治洞见力、技术能力和处理人、事的智能。我认为他本可以彻底改变美国(及世界)政治。” 科幻小说作家Cory Doctorow如是说。

如此优秀的“天才少年”本可以大展身手,推动科技和政治的发展,不料,灾难逐渐来临。

天妒英才

根据州和联邦当局的说法,在 2010 年底和 2011 年初的几周内 Swartz 通过麻省理工学院(MIT)的计算机网络使用JSTOR(一个数字存储库)下载了大量学术期刊文章并上传到网络提供给网民。

2010 年 9 月 29 日,一名 JSTOR 员工给麻省理工学院发了电子邮件:
请注意,这是一个极端情况。我们通常一次只暂停一个单独的 IP,并且相对不频繁地这样做(在忙碌的一天可能会暂停 6 个,来自 7000 多个机构订阅者)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在这里的 5 年里只看过大约 3 或 4 次。使用的模式是为每个 PDF 下载或每隔几个创建一个新会话,我们在高峰期的一小时内看到了超过 200K 的会话。

2012 年 9 月 12 日,联邦检察官提交了替代起诉书,增加 9 项重罪,将 Swartz 的最高刑事风险提高到 50 年监禁和 100 万美元的罚款。2013 年 1 月 11 日晚上,斯沃茨的女友发现他在布鲁克林的公寓自缢而死。

年仅27的Swartz以这样一个方式离开真的蛮可惜的,他的生命正是为了“自由”而燃烧。他的成绩是显著的,维基百科对他的介绍是:软件工程师、作家、政治组织者、互联网活动家、维基百科人,2013年,Swartz被追授入互联网名人堂(Internet Hall of Fame)。向前看,正如媒体称,他留下的遗产仍然对当下产生着影响 。

Swartz和markdawn

逐渐忘记标题
话归正题,Swartz为什么要创造markdown呢,markdown的优势在于什么呢?我们从Swartz的博客中就可窥见一斑。

几个月来,我一直在和John Gruber合作一个新项目。这个想法是通过允许你使用几乎相同的语法并将其自动转换为HTML,使编写简单的网页,尤其是博客条目,与编写电子邮件一样简单。我们一起从上到下仔细研究了语法细节,试图开发出完美的格式,我认为我们得到了一些非常棒的东西。

同时John Gruber 在其博客也中写到在还没有Markdown 的当年,用 BBEdit 编辑和预览 HTML 并拷贝到 Movable Type 发布的不愉快经历。这种不爽的体验促使他做出改变,才有了 Markdown 的诞生。

显然,设计 Markdown 最主要目的,是为了更好地编辑和更高的可读性。针对那些要发布在网络上的文档来说,如果需要做到结构清晰段落分明,最终都是需要转化为 HTML 格式,而书写大段的 HTML 内容绝对是糟糕的体验。Markdown 用尽可能简洁的语法格式,让创作者更专注于文章内容而非形式,这种极简主义我很欣赏,话说回来,Swartz的博客充分体现了他的极简倾向,一开始打开博客的时候我还以为没有加载完,结果等了半天发现真的只有这么多hhhhhh


MarkDown优缺点

优点

  • 输入简单, 容易聚焦
    像之前的 富文本编辑器 英文全称:Multi-function Text Editor, 简称MTE, 是一种可内嵌于浏览器,所见即所得的文本编辑器。它可以使用户方便的更改帖子的字体、颜色等信息而不是使用html语言。 的使用其实较为耗费创作者心智,需要选中文字,然后在选择某个样式排版功能。
    Markdown 让一切都发生在文字输入层面。这种简化的操作使得创作不会被打断,让人容易聚焦。
  • 标准公开统一,让人安心
    使用 Markdown 进行写作是让人安心的,无论使用哪个编辑器里,基本的语法都是一致的,例如:# 就是1级标题开头,这点不会变。无论是大厂还是小厂,都要遵循这个公开标准,因此不会将创作者绑架在一个特定产品上。

缺点

  • 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
    相比于word之类的可视化编辑,markdown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,需要创作者了解相关的编辑格式,因此对于小白不太友好。

MarkDown速记知识点

敲黑板

  • 标题:n个#就是n级标题。
  • 换行:文末加两个以上Enter可空出一行
  • 字体:
    • *斜体* —> 斜体
    • **粗体** —> 粗体
    • ***粗斜体*** —> 粗斜体
  • 分割线:三个以上的-
    删除线:~~删除线~~ —> 删除线
    下划线:~~下划线~~ —> 下划线
  • 无序列表:- + Space
    有序列表:num+.+Space
    区块:>
    代码句:` + 代码 + `
    代码块:首尾 ``` 包裹代码(可在第一个``` 后添加代码语言)
  • 链接:[链接名](网址) 或 <网址> 或 [链接名][变量],文末加注释
    链接到标题:[名称](#标题名)
  • 具体教程请戳菜鸟教程

参考资料